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

来源:针灸临床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6 21:4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变引起的神经根病变,是因为患者颈神经根受到刺激、压迫等,影响了大脑的神经信号经过神经根向四肢的传导;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颈肩部疼痛、上肢

0 引言

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退变引起的神经根病变,是因为患者颈神经根受到刺激、压迫等,影响了大脑的神经信号经过神经根向四肢的传导;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颈肩部疼痛、上肢放射性疼痛、麻木、乏力等症状,是一种中年人群多发的疾病[1]。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主要的一种,多与患者长期不良身姿习惯有关,患者有年轻化趋势。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和生活习惯改善等保守治疗为主[2]。本文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。

1 资料与方法

1.1 一般资料

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5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,并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,将其中实施单纯针灸治疗的27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,将另外27 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中医推拿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。两组患者的性别、年龄、病程等一般资料,分组后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,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1.2 治疗方法

两组患者均进行两个疗程(一个疗程10d)的治疗。

1.2.1 对照组

实施单纯针灸治疗:1 次/d;主穴风池、大椎、颈夹脊穴、肩井、天柱,配穴则根据上肢症状手阳明经选合谷、曲池、商阳;手少阳经选外关、中渚、肩髎;手太阳经选后溪、天宗、支正。患者坐位,颈部微前屈,暴露颈项部, 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针灸针, 针刺前避开血管、神经等, 风池刺向喉结进针1 寸, 强刺激;天柱直刺1 寸, 局部酸胀为准;其余穴位平补平泻。患者出现酸胀麻感后,穴内留针30min[3-5]。

1.2.2 观察组

在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,配合实施中医推拿治疗,主要方法及步骤包括:放松手法:患者取坐位,以拿法、滚法、按揉法、弹拨法在颈项部、肩背部及上肢常规操作。拔伸牵引:患者仰卧位,医者一手托患者下颌,另手托患者枕后,对患者颈椎进行间歇拔伸牵引3 次,每次拔伸牵引约15s,间歇5s,力量以患者舒适为度;调整手法:然后令患者轻轻自动转头至最大限度;医者一手托住患者枕部,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,另一手扶持下颌,双手协调调整,使患者屈颈,并调整屈颈度数,使成角落于患椎,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,顿挫旋转,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一下,一般可闻及“咔嚓”声,但不必强求声音,然后将头转向对侧,作同样动作,调整即告完成[6]。如需调整多个阶段,可按同法操作。椎体由高位至低位,屈颈度数由小到大一般在15°-50°之间。整理手法:用轻柔掌揉法、推法放松颈、肩背、上臂、上肢,搓抖上肢结束。整个推拿施术过程耗时约15-20min;1 次/d。

1.3 观察指标

本研究所选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(visual analogue scale,VAS)[7]、颈椎功能障碍指标评分(Neck Disability Index,NDI)[8]、椎间盘高度变化及治疗总有效率。

2 结果

2.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、颈椎功能障碍指标评分及椎间盘高度比较

在实施治疗措施后,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;与对照组相比,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、NDI 评分及椎间盘高度较治疗前的改善幅度更大,表明其疗效更加显著。P<0.05,有统计学意义。见表1。

2.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

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。P<0.05,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,有统计学意义。见表2。

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、NDi 及椎间盘高度对比(±s)指标项目 时间 对照组(n=27) 观察组(n=27) P VAS 评分治疗前 8. 8. >0.05治疗后 2. 1. <0.05 P<0.05 <0.05 -NDI 评分治疗前 26. 26. >0.05治疗后 11. 4. <0.05 P<0.05 <0.05 -椎间盘高度(mm)治疗前 5. 5. >0.05治疗后 5. 4. <0.05 P<0.05 <0.05 -

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[n(%)]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对照组 27 10(37.04) 8(29.63) 9(33.33) 18(66.67)观察组 27 14(51.85) 11(40.74) 2(7.41) 25(92.59)P——<0.05

3 讨论

传统中医认为,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“痹证”“项痹”“项强”“痉证”的范畴,是因患者机体正气不足、肝肾亏虚、筋骨失养、脉络瘀滞而致寒湿邪侵、颈肌痉挛,临床可通过内服中药,外用针灸、推拿、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。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显示,对患者给予针灸治疗,可通过对风池、大椎、颈夹脊穴、肩井、天柱,再根据上肢症状手阳明经选合谷、曲池、商阳;手少阳经选外关、中渚、肩髎;手太阳经选后溪、天宗、支正等穴位的针刺,达到舒通经络、消炎止痛,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,缓解临床症状效果;而通过推拿的按摩手法作用局部,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消肿祛瘀,理气止痛;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、骨错缝,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;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、滑利关节作用。最终达到减轻患者患病部位神经根受压状况、扩大椎间盘间隙、增加局部血液流动。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,可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,且具有操作简单、无负作用、费用低等优势,临床应用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。

文章来源:《针灸临床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jlczzzzs.cn/qikandaodu/2021/0706/364.html



上一篇: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及评价
下一篇: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

针灸临床杂志投稿 | 针灸临床杂志编辑部| 针灸临床杂志版面费 | 针灸临床杂志论文发表 | 针灸临床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针灸临床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